出处: 新华网 2018-12-06 13:11:54 浏览:
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有一间黑屋,人挤人。一束明亮光线打在丝绸幕布上,留下“卡拉科兹”和“艾瓦兹”的“身影”。沙迪·哈拉奇蜷身幕后,一边操控这两个皮质人偶的木杆,一边说出对白
哈拉奇在5日发布的采访中说:“三到五天前,皮影戏还是一门无法糊口的艺术。如今我们打算靠它挣口饭吃。”
联合国教育、科学及文化组织上星期把叙利亚皮影戏列入“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”名录,呼吁叙利亚人保护这门逐渐衰落的传统艺术。
哈拉奇获知这一消息时,身在黎巴嫩,正为那里的叙利亚儿童表演。他说,教科文组织的官员跑来祝贺时,“像一场梦”。很快,这名43岁的艺人回到大马士革,3日晚间为家乡人搭台演出。
谈及手上的两个人偶,哈拉奇说,“卡拉科兹天真而迷人,他的朋友艾瓦兹为人机灵,他们本该引人注目,也终将得到关注”。
作为主要角色,卡拉科兹身材矮小,戴一顶红帽子,艾瓦兹蓄着漂亮的小胡子。一些观众说,这俩人是典型的大马士革人,一些人则认为他们来自土耳其。
两人现身幕布上的小巷,边走边谈,用风趣的语言点评社会现象,逗笑全场。一同登场的还有女性角色,会说话的动物,时而有对白、音乐。
“在咖啡馆,我的观众有老有少,包括三岁孩子和老头。”哈拉奇告诉法新社记者,“在叙利亚,没有人像我一样精通这门艺术。”
叙利亚内战2011年开始前,他是为数不多的“最后一代”皮影艺人。哈拉奇师从父亲,1993年开始登台表演,内战打响后不久经由叙黎边界逃至黎巴嫩,途中遗失大部分皮影道具。他一度开出租车,最近两年打工糊口。他说,近年在不同地方演过几场,不再有固定场次。
叙利亚皮影戏常在咖啡馆上演。哈拉奇说,叙利亚人用母牛皮制成皮影人偶,用花色布料裁成人偶戏服,点缀水彩细节,“因而能够透光”。
这门艺术在叙利亚有百年历史,囊括奇谈、讽刺文学、声乐和诗歌等形式。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,叙利亚人为躲避战火逃离家园,加之数字化娱乐更受欢迎,使这门艺术沦入“亟待保护”境地。
叙利亚文化部门官员拉沙·巴尔胡姆说,哈拉奇正着手在大马士革开班,预期今后六个月培训一批艺人,确保这门艺术“活下去”。
哈拉奇说,“我原本以为(我)会烧掉这两个人偶”,现在“一个光明的未来在叙利亚等着他们。我会带着他们在全国巡回演出”。
专题
政策法规
人物访谈
更多 >-
非遗传承人:李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
60岁的李锋一直致力于化橘红的传承与发展,一方......
-
郭学东:保护传承非遗的纯正基因
郭学东(左)在调研采风郭学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......
-
珠算“非遗”传承别总盯着课堂
中国珠算成功申遗,但珠算早已淡出大学和义务教......
-
专家谈民俗保护应探索合作新模式
对于一些兼具研究和商业价值的传统民俗,往往......
-
侯露:非遗保护应“洒水施肥”重措施
时间:2014年3月4日嘉宾:全国政协委员、安徽省......
-
《文化·大家》第36期:“非遗”斗士万叶
人物简介:万叶,1937年出生,江西广丰县人,江......
-
石岩:做一个安静的匠人
传统锡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石岩早在一千多年前,......
-
刘奇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...
3月17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中央书记处书记、......
-
张帆:非遗如何融入现代生活
受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影响,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......
-
文话两会:传统文化复兴的意义
【2017文话两会】传统文化复兴的三重意义近年来......